H94阻燃導靜電耐溫防腐蝕涂料是我所研制的一種集阻燃、導靜電、耐溫、耐油、耐水、耐酸堿鹽等介質于一體的新型油罐、煤氣罐內壁防腐蝕涂料。經權威單位測定,該涂料在石油儲罐內防腐技術上有重大突破,居國內各種優(yōu)秀油罐涂料之首,各項指標均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。該涂料1996年被國家科委批準為“國家級科技成果重點推廣項目”,1997年被中國防腐蝕協會評為“十年防腐蝕成果技術進步獎”,1998年獲“軍隊科技進步一等獎”,1999年獲“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”,同年獲得“中國發(fā)明專利”,并被“世界優(yōu)秀專利技術精選”收錄, 2000年獲“九五”全軍重大科技成果獎。
一、H94阻燃導靜電耐溫防腐蝕涂料的用途 適用于高溫(80℃)原油、污水、海水、工業(yè)水、汽油、煤油、柴油、噴氣燃料、煤氣等儲罐、輸油、輸氣管線及各類化工設備的腐蝕防護,還可用于混凝土設備的防腐蝕保護。
二、涂料組成與包裝 涂料分為底層涂料和面層涂料兩種,每種涂料均由甲、乙兩組份組成。
底層涂料 |
甲組份(醬紅色液體) |
乙組份(棕色液體) |
面層涂料(036-4) |
甲組份(淺灰色液體) |
乙組份(棕色液體) | 涂料各組份間的配比是通過大量試驗得出的最佳用量比。為了方便使用,產品出廠時已按比例配套包裝,見表1。
表1 涂料包裝規(guī)格 |
包裝規(guī)格 |
H94底漆(醬紅色) |
H94面漆(淺灰色) |
甲組份(鐵桶) |
20Kg |
20Kg |
乙組份(塑料桶) |
1.1Kg |
1.1Kg |
耐熱材料(袋裝) |
1.6Kg |
1.6Kg |
三、主要技術指標:見表2。
表2 H94 涂料技術指標 |
組份 |
檢驗項目 |
技術指標 |
檢驗方法 |
H94底漆 |
H94面漆 |
甲組份 |
漆膜顏色和外觀 粘度,s 細度,μm 固體含量,% |
醬紅色,漆膜平整 40-70 ≤60 70±2 |
淺灰色*,漆膜平整光滑 35-70 ≤60 70±2 |
目測 GB/T 1723–93 GB 1724–89 GB 1725–89 |
涂層 |
遮蓋力,g/m2 |
70 |
80 |
GB 1726-89 |
干燥時間,h |
表干 |
≤4 |
≤4 |
GB 1728-89 |
實干 |
≤24 |
≤24 |
光澤 |
可調 |
GB 1743-89 |
硬度 |
0.49 |
GB/T 1730-93 |
附著力,級 柔韌性,mm 沖擊強度,Kg/cm |
1 1 50 |
1 1 50 |
GB 1720–89 GB/T 1731–93 GB/T 1732–93
|
表面電阻率,Ω 體積電阻率,Ω*m 氧指數(OI) 導熱系數,W/M*K |
105-109 103-108 ≥29 0.057 |
GB 13348-92 GB 13348-92 GB 2406-80 ASTM177-76 |
四、施工方法1、表面處理 為了提高涂料的防腐蝕效果,涂漆前應清除基材表面的殘舊漆膜、鐵銹、油污、氧化皮及雜物,噴砂除銹到Sa12級(GB8923-88)或手工除銹到St3級(GB8923-88)。處理干凈后的表面應及時涂漆,防止重新生銹。 2、配漆 油漆使用前要充分攪拌,待攪拌均勻后將乙組份倒入甲組份中(對于80℃高溫儲罐,涂刷第二道底漆和第三道面漆時,再加入一袋隔熱材料),混合均勻后方可使用。如油漆用量較少,甲、乙組份可按比例進行調配。 3、涂裝 (1)刷涂、輥涂、噴涂均可。如需稀釋,可加入專用稀料。施工時盡量做到涂層薄厚均勻,不漏涂、不流掛并達到規(guī)定的厚度。在常溫條件下每隔4小時可涂刷一道。涂裝程序見表3、表4。 (2)每次涂漆完畢,要及時用稀料清洗涂裝工具,以備下次再用。若采用噴涂,應及時用稀料將噴槍和軟管洗凈,防止固化后堵塞。 五、注意事項 1、涂料儲存期為1.5年,超過儲存期應進行性能指標化驗,若合格仍可使用。 2、涂料中含有機溶劑,施工現場應注意通風,使用防爆燈照明,嚴禁明火。 3、請于陰涼、干燥、通風之處儲存涂料。
表3 高溫儲罐(80℃)涂裝程序參照表 |
涂裝程序 |
組份 |
配比(Kg) |
顏色 |
標準厚度(μm) |
用漆量(g/m2) |
第一道 |
底漆甲組份+乙組份 |
20∶1.1 |
醬紅 |
30~50 |
~130 |
第二道 |
底漆甲組份+乙組份+隔熱材料 |
20∶1.1:1.6 |
醬紅 |
60~80 |
~160 |
第三道 |
面漆甲組份+乙組份+隔熱材料 |
20∶1.1:1.6 |
淺灰 |
60~80 |
~160 |
第四道 |
面漆甲組份+乙組份 |
20∶1.1 |
淺灰 |
30~50 |
~130 |
表4 常溫儲罐涂裝程序參照表 |
涂裝程序 |
組份 |
配比(Kg) |
顏色 |
標準厚度(μm) |
用漆量(g/m2) |
第一道 |
底漆甲組份+乙組份 |
20∶1.1 |
醬紅 |
30~50 |
~130 |
第二道 |
底漆甲組份+乙組份 |
20∶1.1 |
醬紅 |
30~50 |
~130 |
第三道 |
面漆甲組份+乙組份 |
20∶1.1 |
淺灰 |
30~50 |
~130 |
第四道 |
面漆甲組份+乙組份 |
20∶1.1 |
淺灰 |
30~50 |
~130 | |